图为陈泉分享学习习得。胡建华摄
图为陈泉在出黑板报。胡建华摄
图为陈泉在社区主题党日上讲党课。工农社区供图
中新网内蒙古新闻7月6日电 题:内蒙古83岁老党员退休不褪色 离岗不离党
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
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前日,83岁高龄老党员陈泉骑上心爱的自行车,来到他所负责的小黑板前,工整地在板报上写道:建党百年,成绩斐然;永跟党走,国泰民安!
陈泉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开鲁街道工农社区党员。退休22年来,他的初心没变、敬业奉献热情没减,思想和行动上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。
1963年参加工作的陈泉,在教师岗位工作了37年。2003年3月,退休在家的陈泉被开鲁街道工农社区聘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,同时也是开鲁县关工委指导研究员,继续他热爱的未成年人成长教育事业。陈老把帮助困难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作为工作重点,先后为3名贫困家庭小学生联系到了包联单位,每生每年得到300元资助,直至初中毕业;得知一名在校大学生面临困境,他第一时间为其争取到了4000元助学金。
陈泉不仅是贫困学生的“联络员”,还是政策理论、文明新风“宣传员”。社区党委每次组织活动、召集学习,他都积极参加,经常为社区党员讲党课、分享学习心得。
2003年以来,陈泉一直负责辖区两块板报的内容更新。他把小黑板做成宣传大阵地、便民信息播报台,上到国家重大活动、重要节庆,下到疫苗接种、招工信息。“我带学生祭扫麦新烈士墓,给学生讲麦新的英雄事迹,还经常深入学校和幼儿园宣讲爱国主义、传统文化,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宝贵的财富,不能丢。”陈泉说。
社区书记换了一任又一任,但陈泉对关心下一代工作、对社区公益活动的热情一直没变。2020年,工农社区关工委被通辽市关工委评为五好关工委、陈老被评为先进个人。18年来,陈老获得各级表彰24次。
在陈泉的学习桌上,整整齐齐摆放着十余本学习笔记,他说:“一个个线装大本看起来简陋,却全是财富。”《诗经》《论语》《国学老课本--千家诗》《国学老课本--百家姓、三字经、千字文、弟子规》,经典国学在陈老的笔下越发醇香。
党史学习教育开始后,朋友向陈泉推荐了《论中国共产党历史》一书,他等不及社区发放,在世界读书日那天,骑着自行车特意跑到新华书店买到了这本书。回到家后,他便迫不及待地一字一句认真读、细细品,划重点、作标注。读原著、学原文、悟原理……老人边学边摘抄、几乎每个章节都写上一段心得体会。
用时51天,陈泉共摘抄笔记、撰写体会3本、269页。他在笔记的最后一页写下这样一句话:“今后继续努力学习再学习,努力提高政策水平和政治修养,与时俱进,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尽己所能,贡献力量。”
和志趣相投的人,做有意义的事。2009年,陈泉加入了开鲁县老年文联,写诗撰文、谈古论今,感怀发展、记录变迁。12年来,老人共写了10本书,有回忆录、诗歌集、散文集。
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,陈老2020年自费出版一本诗文合辑--《守望集》,收录了他近几年创作的诗歌、随笔、游记等,或直抒胸臆歌颂祖国、歌颂党,或以小见大通过亲历的小事反映家乡、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。
“生命不息、创作不止、学习不停。我们要坚持学习理论、学习传统文化、坚持发挥余热,把多年来创作的作品、记录的学习笔记留给子孙,让后辈们在字里行间学习传统文化、体会一名老党员的精气神。”陈泉说。(完)